基础课教学部
 
站内搜索:
 
 学院首页 | 首 页 | 部门概况 | 教学科研 | 课程建设 | 师资队伍 | 党建工作 | 招生信息 | 语委工作 | 普通话测试 | 文档下载 | 留言建议 
最新公告
· 关于第二批次领取2021年...
· 汉中市2021年上半年普通...
· 【示范单招】汉中职院等...
· 汉中职院召开秋冬季疫情...
· 汉中职院副院长余俊光检...
· 汉中市语言文字水平培训...
· 基础部开展2020年高考招...
· 汉中市语言文字水平培训...
· 基础部主任祝彦一行到语...
 
 

课程建设方案

当前位置: 首 页>>课程建设>>课程建设方案>>正文
 

中职《英语》课程建设方案
2021-11-19 17:27  


一、现有基础

(一)课程定位

中职《英语》课程是中职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坚持“实用为主,够用为度,以应用为目的”的大方向,以发展学生初步英语应用能力为目标,以生活和职场英语应用为指向,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为宗旨,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和一定的职业场景中初步运用各种技能进行有效交流的能力。通过结构化、功能化、简约化的模块学习和训练,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其初步具备适应国际化、信息化时代要求的现业生存能力和继续学习能力。课程还注重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帮助学生拓展文化化野,认识中西方文化差异,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课程简介

1.课程性质:基础英语是一门中职各专业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英语》课程在中职开设两个学期,教学周数分别为15和18,周学时数均为4。

2.教材介绍:课程使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的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英语》(基础模块)第一册为教材,该教材共有10个教学单元和2个任务单元,学生配订了相应的练习册,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提供了指导性的材料。

(三)教学团队

目前,目前该课程的一线教学任课教师是一支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学梯队,绝大部分由对该课程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或双师素质的教师担任,少部分由新进教师在导师指导下完成。教学团队年富力强、教学理念先进、教改经验丰富、教科研能力较为突出,能够积极推进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在指导学生参加英语技能大赛市赛、省赛,信息化教学院级、省级竞赛及各类教师大赛中多次获奖。

表1课程教学团队

姓名

职称

学位

惠敏霞

副教授

学士

郭锋

副教授

硕士

刘英贵

讲师

学士

秦红娟

讲师

硕士

杨铁梅

讲师

学士

杨丹

讲师

学士

郭欣

讲师

硕士

刘钰

讲师

硕士

钟斯瑶

助教

学士

刘辰

助教

硕士

杨宁

助教

硕士

二、建设目标

中职《英语》课程将以建成院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为总目标,根据此项,课程教学团队将围绕课程内容建设、教材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考核改革和建设、实践教学建设、教学科研建设等八方面的内容开展课程建设,形成系统的课程教学改革案例,达到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助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目的。

三、建设内容

(一)课程内容建设

《英语》课程在中职开设两个学期,一年级第一学期的教学以夯实语言基础为主,第二学期增加与专业相结合的专业英语知识教学,加强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培养,特别是听说能力及应用文阅读能力的加强。

第一阶段:基础英语教学。要求学生通过第一学期的学习,掌握巩固基础语言技能,除掌握一定的词汇量和语法知识外,加强听说能力培养。为进一步学习并掌握与专业相关的英语能力打好基础,突出应用技能培养。

第二阶段:实用英语突出,与专业结合,体现就业导向的教学体系。逐步建立“以社会需求为目的,以就业为导向”的为专业服务的实用英语教学体系,英语课程要为培养生产、技术、服务、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型人才服务,真正贯彻“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教学指导方针,把培养应用能力,特别是实用能力作为英语教学改革的主攻方向。将逐步形成“基础英语+专业英语”的教学模式。

(二)教材建设

依据因材施教原则,在近些年出版的优秀中职教材中选择适合我院中职学生状况的教材使用。课程使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的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英语》(基础模块)第一册为教材,学生配订了相应的练习册。未来两年将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适当调整教材内容,强化听说读写综合训练。结合五年制学生所在专业,根据学生专业特点和未来需求,及时更新教材。积极鼓励教师自编教材作为扩充性材料,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三)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和在线教学开展

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和在线教学开展充分利用我院专业教学资源库平台、在线开放课程及网络课程平台,结合五年制各专业特点。采用网络教学手段,大力加强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鼓励教师线上教学、学生在线学习。

1.积极建设本课程在线资源,加强教学资源库建设。

2.教师教学资料上网。包括教学计划、课程标准、课表、课件、教案、教学录像、教学参考书(电子)、题库、课外补充材料等,以方便在线教学的开展。

3.学生教学资料上网。如学生优秀作品展示、学生参加技能大赛视频资源等。

4.积极开发教学资源,结合蓝墨云班课拓宽学生学习英语的渠道。

(四)师资队伍建设

根据课程建设的目标,制定每位教师未来的课程建设规划,明确教师自身的任务,培养一批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提高本专业课程教学效果。

1.继续完善青年教学指导教师制度,对新引进教师加强指导和帮助,使他们尽快成长,适应教学工作。

2.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力度,通过举办各种讲座、听课等方式,迅速提高教学能力。

3.鼓励教师参加各种教学比赛,争取在信息化教学大赛等院级以上教学竞赛及各类教师大赛中获奖。

4.协助教师全面发展,力争培养更多的院级以上教学名师。

(五)教学方法改革

为适应课程建设需要,教研室要组织教师加强学习,更新观念,建构科学、先进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积极拓展新的考试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1.英语教学可以在学生参与完成与专业有关的项目、任务中进行。教学内容根据完成项目、任务所需要的基本语言知识和技能进行安排,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通过合作和探究完成任务,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解决问题的能力。

2.英语课堂教学可以参照生活和职业场景将课堂布置为机场服务、票务服务、旅游景点、商店、银行、剧院、办公室、车间等场所,让学生在模拟环境下完成学习任务,通过“做中学”,“学中做”,提高实际语言运用能力。

3.借助计算机网络的平台,利用多媒体和网络的优势进行教学,既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拓展英语教学的空间,同时也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4.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教学资源,拓宽学生学习英语的渠道。利用计算机和蓝墨云班课等软件来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促进个性化学习;利用广播电视、英语报刊、图书馆和网络等多种资源,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条件。

(六)考核改革和建设

评价是中职英语课程实施的一个重要环节,合理有效的评价体系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英语课程的评价应根据《课程标准》的目标和要求,实施对教学全过程和结果的有效监控。通过评价,要使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不断认识自我,逐步提高学习兴趣,改进学习方法,树立学习信心,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通过评价要使教师获得英语教学的反馈信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和调整,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通过评价,要使学院及时了解《课程标准》的执行情况,改进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促进英语课程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1.倡导发展性评价

力求避免面向过去的单纯的终结性评价,倡导面向未来,关注过程的形成性评价。不仅检查学生语言知识、语言技能的掌握情况,更关注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和方法,以及与之相伴随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

2.提倡全面性评价

运用测试性评价(期末考试试卷)和非测试性评价(作业、课堂表现、出勤率等)进行综合评价,关注学生个体发展的其它方面,如积极的学习态度,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与沟通能力及正确的人生观等,从评价学生学到什么,到评价学生是否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做人等。

3.评价体制

课程综合成绩包括形成性考核成绩和期末理论考试成绩两种形式,其中形成性考核成绩占课程综合成绩的40%,期末理论考试成绩占课程综合成绩的60%。

(七)实践教学建设

1.教学中注意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使学生逐步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

2.加大听说教学力度,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听说能力,适应将来工作岗位需求。

3.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第二课堂活动,激发学习积极性。如组织英语写作比赛及英语演讲比赛等。

4.请专家及专兼职教师定期进行英语讲座,激发全院学生英语学习的热潮。

5.组织学生参加学院以及省级英语技能大赛,挖掘技能性人才。

(八)教学科研建设

1.根据课程的需要,培养一批精于教学科研的骨干教师,力争做到每名教师都有科研开发能力。

2.教研室每年完成论文5篇。

3.培养一组专门指导学生参加英语技能大赛的指导教师。

4.教研室每年邀请专家举办专题讲座2次。

四、进度安排

中职《英语》课程建设安排,见表2。

表2中职《英语》课程建设进度安排计划表

建设内容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第四年

第五年

课程资源建设

课程标准、电子教案、教学视频、课程网页、多媒体课件、视频或音频、在线测试题、网络课程资源。

预期目标:

完善课程标准、修订授课计划、编写教案、开发课件

建设标准:完成课程标准1个,授课计划1个,教案10个,课件10个。

预期目标:

完善课程标准、修订授课计划、编写教案、开发课件、拍摄视频、编写测试题、设计在线活动

建设标准:继续修订课程标准、授课计划、教案、课件,视频或音频资源5个,习题5套,开始使用移动APP教学。


预期目标:

完善课程标准、修订授课计划、编写教案、开发课件、拍摄视频、编写测试题、设计在线活动

建设标准:继续修订课程标准、授课计划、教案、课件,视频或音频资源5个,习题5套,使用移动APP教学。提问和头脑风暴5次,小组讨论5次,作业6次


预期目标:

完善课程标准、修订授课计划、编写教案、开发课件、拍摄视频、编写测试题、设计在线活动、完成课程资源中心内容初步建设

建设标准:继续修订课程标准、授课计划、教案、课件,补充视频或音频5个,习题5套,使用移动APP教学。增加提问和头脑风暴5次。


预期目标:

完善课程标准、授课计划、教案、课件、视频或音频、测试题、在线活动、完善课程资源中心内容初步建设

建设标准:继续修订课程标准、授课计划、教案、课件,视频或音频资源建设达到20个,非视频资源达到50个,习题总数达到20套,增加提问和头脑风暴5次。


课程团队

惠敏霞、郭锋、刘英贵、秦红娟、杨铁梅、杨丹、刘钰、郭欣、钟斯瑶、刘辰、杨宁

五、保障措施

学院成立专门课程建设领导小组,审定各个专业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目的要求、体系结构、在制定课程大纲,指导各专业系部提出精品课程建设实施方案。

教研室认真讨论,在广泛调研和讨论的基础上,提出课程建设的申请,系部主任审核同意后,报送学院课程建设领导小组讨论、审定。

学院领导的重视,学院制定的课程管理制度、课程建设管理制度、青年教师培养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是课程组组织教学研究活动,提高和改进课程建设的条件和保证,也能促使课程组不断创新,建设出精品课程、重点课程。

为加强对该门课程的教学工作的过程管理,保证教学质量,我们课程组将按照课程建设方案努力工作,组织课程建设专题研讨活动,解决课程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在广泛调研和讨论的基础上,结合实践不断整改以促进课程的建设。也愿意接受学校的规定及检查,请学校领导、督导老师、学生对授课质量、教学内容与教学活动等提出意见、建议,课程组一定虚心接受并改进教学质量。

六、预期成果

(一)结合我院中职的实际情况,我们将通过课程建设全面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完善具体实施的措施和步骤,力争通过几年的努力,使《英语》课程建设取得初步成效,教学质量上个新台阶,快速、有效地培养既定品质的人才。

(二)针对我院中职学生的特点,学科水平,结合中职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遵循职业教育教学规律,从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出发,通过对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和方法等方面新的探索和创新,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科学文化素养和职业能力得以提高,职业教学改革得以促进,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得以保证。

(三)基础部英语教研室具备素质良好的教师队伍,配备丰富的教学资料,快速、畅通的信息网络,增强完善的教学管理体系。

(四)学院网络教学课程资源建设得到完善,学生课后自主学习有了良好的平台。通过师生共同努力,学院英语教学水平会再上一个新台阶。


英语教研室

2021年8月


关闭窗口

   
 
 

汉中职业技术学院基础课教学部  地址: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宗营镇316国道西侧81号
电话:0916-2229977  邮编:723002
ICP备案号:陕ICP备06001102号